自古英雄,凭苍宇、江山点索。 酬壮志、铁窗寒彻,泮池磅礴。 史岭红梅花沥血,芦沟晓月天飞鹤。 擎玉虹,魑魅冷相看,惊魂魄。 歌颍上,旗旆烁。驱稔寇,飙尘恶。 诉声声杜宇,孛星凋落。 春水绿杨风曼暖,秋山红叶日彰灼。 清明日、持酒告先灵,神州跃。 附录: 1939年江上青赠江树峰七律 过隙光阴逝白驹, 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拼付三期战, 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思故里, 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 互问风尘老病无。 1938年王者兰赠江上青七绝 易逝年华不复回, 枕边泪湿鬓颜摧。 天涯奔走风尘客, 杜宇声声可忆归。 江泽民 书于辛卯年清明 相关资料 江上青(1911——1939),江苏扬州人,原名江世侯,曾用名蕃臣。父亲江石溪擅长诗文音美,尤精医学,有爱国民主思想。江上青早年在南通中学、扬州中学学习时,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7年11月在南通读中学时,由刘瑞龙、顾民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秋,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旋即加入中国**。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创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诗歌。两次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用以《前进曲》为代表的诗篇表达革命情怀。1931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暨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继续秘密从事学生运动。1932年2月,回扬州创办《新世纪周刊》。1936年,与于在春、顾民元等人创办《写作与阅读》杂志,宣传抗日主张。抗战爆发后,发起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编辑出版《抗敌周刊》。1937年11月,和陈素、莫朴等人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辗转4省17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11月起,利用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秘书,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身份,在皖东北秘密发展中**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担任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他坚定执行党的统战政策,推动国民党六安县长盛子瑾抗日。创办《皖东北日报》;主办“皖东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建立由我秘密党员控制的抗日武装;作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少奇同志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在率队谈判返回途中,遭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江上青夫人王者兰,长女泽玲,次女泽慧。江上青长兄江世俊、长嫂吴月卿手足情深,按当地传统习惯,将次子泽民过继江上青为子。 |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爱我华中王
( 皖ICP备07008304号-26|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869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