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王庆林痔瘘治疗与他的王氏痔漏中医药研究所。

    发布者: 王素国 查看: 40 评论: 0 2009-12-15 14:55 |原作者: 王素国|来自: 本站转载

      陕西王氏痔漏中医药研究所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04年7月5日批准成立的科技类非企业单位,法人代表是当代中医痔漏世家王庆林传人王中礼主任医师。
      服务宗旨:该单位认真贯彻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方针,自觉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贡献为宗旨。
      业务范围:痔漏病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推广、转让。就是用现代高科技将已有百余年的“王氏痔漏”的传世医术和医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科学的研制生产和转让世家的新老产品;引进新技术、关联的科研成果进行消化推广服务;其它有关技术宣传和业务有关的合作发展;组织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考察活动。
      专业特长:陕西中医痔漏世家王庆林和胞弟王芳林二人,秉承先父之业,毕生专攻痔漏(肛肠)一科,其亲属中仍有30余位都以痔漏(肛肠)专业为其医疗重点,分别在省内外各自不同岗位上发扬家学,弘扬国医,确实值得自豪和骄傲。就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中医界似于王氏家族这样庞大痔漏专业队伍尚不多见。由此而言“王氏痔漏”在中医痔漏专业,尤其是陕西痔漏(肛肠)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理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给予系统性研究,使其光大,为消除痔漏这一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和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成果:王氏中医世家的王庆林先生,1934年就开始研究、试验以西药石炭酸注射替代中医枯痔散、枯痔锭,以西医手术刀替代中医手术线,分别应用痔疮和瘘管治疗,经过不断反复摸索研究和改进,成功地创造了科学、简便、疗效迅速的新医药成果。最终完全废止了疗程长、痛苦大、操作麻烦的中医传统的枯痔疗法、瘘管挂线和脱管疗法。早在1934年,作为传统中医世家的王庆林先生,就自发开始了研究引进西医药和西医手术方法,应用于传统中医痔瘘疗法的改进,堪为中西医结合的先驱。
      医疗方法上,1942年依据挂线机理,首创“低位肛瘘一次切开法”;1947年又创出对内痔的“石炭酸甘油坏死痔疮注射法”;1954年又提出“内注外割(切)法”和“内扎外割(切)法”治疗混合痔;1958年创造了巧妙、完美的“王庆林内痔连环结扎术”,使用分段、连续、贯穿、犬齿样结扎术,一次性彻底治疗环状(三期)内痔,简称“环扎术”;又设计了八种术式,分别应用于各种不同肛瘘;1955年研制明矾结扎注射法;1960年又改进为结扎压缩疗法;1959年研制“明矾脱肛注射液”注射治疗直肠脱垂。该项目参与国家科研工作,1982年被评为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
      在科研著作上,1956年,王庆林先生撰写、陕西省卫生厅、西安市卫生局联合向卫生系统印发了《中医师王庆林治疗痔瘘简介》一书,该术第一次全面、系统总结性介绍了王氏对痔瘘等肛肠疾病的传统疗法和中西结合创新疗法;1957年,王芳林编著《临床实用痔漏学》一书;2001年,王中礼、王中义、王锦儒兄妹又将“王氏痔瘘”系统整理、编写成《王庆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一书,入编《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2004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作为新书在网上展示。
      王氏世家研制的方药“王氏痔漏消减丸”、“痔疮内消丸”、“五黑止血汤”、“提肛汤”、“十味驱虫散”、“灭脓拔毒散(膏)”、“葱叶生肌散”、“消肿止疼膏”、“青黛膏”、“肛裂膏”、等,对肛肠病的疗效十分显著,至今仍为陕西等地广为应用。 
    返回顶部